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德州市肿瘤医院 >> 正文

肺癌靶向药升级换代?专家评论称:各有所长

3个月前,张女士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幸运的是,做完基因检测后,医生告诉她,她的肿瘤基因分型可以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有望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张女士上网一检索,发现国内已上市多个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包括一代药、二代药和三代药。“哪个靶向药更适合我?”张女士感到很迷茫。

“经常有肺癌患者产生类似的困惑。在靶向药的选择上,医生更强调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做出精准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肺三科主任周清教授指出,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估算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约73万多人,死亡病例为61万多人,高居癌症死亡原因之首。

随着肺癌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起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肺癌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周清指出,在没有靶向治疗的时代,如果单纯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8~10个月,病人的生命按月来计算,而如今,“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命也可以按照年计算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计算晚期肺癌患者的三年、五年生存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界已证实,包含EGFR和其他三个受体在内的ErbB家族的失控,与肺癌的发生和恶化密切有关。针对EGFR及ErbB家族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TKI)应运而生。

“总的来说,EGRF突变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可以从一代靶向药和二代靶向药中进行选择,选哪一种要看个体情况。”周清指出,靶向药的品种增加,意味着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医生如何做出更精细的选择,要看肺癌突变的类型、病人的年龄、身体的状态和对药物的耐受性。

周清表示,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时间较长,有十几年的历史,是针对EGFR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与EGFR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二代靶向治疗药物是全球首个ErbB家族抑制剂,除了EGFR,它可以抑制整个ErbB受体家族,且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与一代靶向治疗药物相比,它对癌细胞生长的阻断更全面、更持久。不过,周清指出,二代药也有缺点,患者会出现皮疹、口腔炎或者是腹泻等毒性反应,这些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高于一代药。

目前,三代靶向药则主要针对耐药后的病人,这类病人会出现一个特定的耐药基因,也就是20号外显子因子T790M阳性。周清指出,三代靶向药物既针对EGFR敏感突变也针对T790M耐药基因对肿瘤发起攻击。也就是说,无论肺癌患者之前选用的是一代药还是二代药,只要检测出T790M突变,就可以考虑使用三代靶向药。

据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将从今年8月1日起开展“生命转吉-肺癌患者援助项目”。有需要的患者可查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官方网站了解慈善赠药项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