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疗抗癌疗法介绍 作为胎儿初始的家,子宫问题不得不注意
- 更新时间:2017年11月17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子宫是胎儿最早的家,胎儿要在里面生活将近十个月。但是如果妈妈的子宫出现过一些问题,对顺利的怀孕及胎儿的成长是不是会产生一些影响呢?分娩时是不是发生一些危险呢?
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怀孕前子宫只有鸡蛋那么大。怀孕后,一直都比较坚韧的子宫的肌肉由于激素的影响会变得很柔软,随着胎儿的成长不断地伸展。临近预产期时,子宫的大小达到了30厘米以上。
如果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准妈妈能否顺利地度过孕期和分娩?
问题一:子宫肌瘤
孕期:要注意观察子宫肌瘤会不会随着子宫长大而变大。
子宫肌瘤是在子宫中长出的像瘤一样的东西,30岁以上的女性30%~50%的人都有可能被发现长有子宫肌瘤。肌瘤的大小以及长出的地方各有不同,因此,在孕期出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因为子宫肌瘤在孕中期的时候有变大的倾向,所以在怀孕初期的时候如果肌瘤的大小在5厘米以上的话就要小心出现流产和早产的危险。有些情况还需要静养。另外,胎盘附近如果长有肌瘤的话就更要注意观察胎盘的机能是否正常。
分娩:如果子宫肌瘤过大或阻塞产道,需要进行剖宫产。
子宫肌瘤可以长在很多位置,但只有长在子宫颈部才会对分娩产生影响。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一旦发生,就需要采取剖宫产,才能使孩子顺利降生。采取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要在孕37周以后,通过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和大小来决定。如果长有子宫肌瘤,很可能会出现子宫在分娩时不能很好收缩的情况,而发生产后出血。
产后:子宫肌瘤本身会缩小。产后,子宫会慢慢收缩到和孕前一样大小,但子宫肌瘤的存在会妨碍子宫的收缩。为此,在产后的一段时间里要注意观察子宫收缩的情况。
另外,大部分子宫肌瘤本身在产后都会自动变小。所以没有必要急急忙忙地进行手术摘除。但一定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问题二:子宫颈管息肉
孕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要注意感染。
子宫颈管息肉是在子宫颈部出现的泡状柔软物质,在妇科检查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虽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做妇科检查之后或是夫妻生活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另外,如果息肉部分出现破损,有可能会导致病菌的进入,而引起感染。息肉本身没有疼痛感,而且发生也比较普遍。
分娩:息肉不会对分娩造成影响。
息肉很小,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在分娩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胎儿通过产道的时候,有可能会使息肉脱落,即使这样也不用担心。
产后:应注意继续治疗。
子宫颈管息肉是一种炎症,产后应继续治疗。经过治疗可以痊愈,但容易复发,应该注意定期体检。
问题三:子宫颈管机能不全
孕期:准妈妈自己感觉不到,所以在做健康检查的时候要留意。
这种疾病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子宫口张开,导致流产或早产。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情况下准妈妈自己没有什么感觉,除非医生用超声波进行检查,否则很难发现。所以,准妈妈一定要按时接受产前检查。 如果被诊断为颈管变短,子宫口张开,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把子宫口扎紧。这个手术本身对胎儿不会有什么影响,是一个很简单的手术,但需要住院治疗。手术后要尽量卧床静养。另外,为了预防感染,应该使用抗生素冲剂清洗阴道。
分娩:将缝合子宫口的线拆除后再进行分娩。
子宫颈管无力症被确诊后,实施子宫口结扎手术,这样可以保证子宫颈口闭合,预防流产或早产。37周以后可以将线拆除,等到自然的分娩的来临。在这之前如果破水或是出现阵痛的话,也没关系,随时可以将线拆除,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分娩了。
产后:不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子宫颈管机能不全与产后的身体的恢复情况没有关系,但如果采取要上避孕环,比较容易脱落。
问题四:子宫畸形
孕期: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空间过小,要随时注意流产或早产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子宫呈椭圆形,但也有弓形子宫或内侧被分为两半的子宫,这些都统称为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很少见,通过超声波检查或妇科检查能够发现。 子宫畸形会使胎儿的成长空间变小,所以一定要注意早产和流产的发生。如果子宫在孕期可以得到充分扩张,孕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分娩:如果胎儿不是很大,采取自然分娩也是有可能的。
只要不影响胎儿的生长,也可以采取自然分娩。但子宫畸形的准妈妈很容易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紧急情况下很可能需要剖宫产。
产后:对身体恢复没有影响。只要顺利通过孕期和分娩,子宫畸形对产后并没有影响。
问题五:子宫颈癌 孕期:注意观察变化,必要的时候进行切除。
几乎所有的准妈妈在第一次产前检查的时候都会进行子宫颈癌的检查。如果发现得比较早,处理得当,几乎百分之百的患者都能够治愈。 如果在筛查的时候发现子宫颈癌的倾向,会再次进行细胞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其结果能够显示子宫颈癌前期的上皮细胞的癌变情况,之后需要一直保持观察。子宫颈癌并不会随着妊娠的进展而发展,也不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如果确诊为子宫癌,大多数情况也需要进行观察,有必要的话很可能会进行手术切除。医生会建议住院治疗,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小心对待。
温馨提示:预防子宫颈癌症的方法
1、不要吸毒、吸烟、酗酒:作为女性,洁身自好是前提。要预防癌症的发生,人们首先要爱护自己、爱护环境。
2、注意性卫生:平时应注意外阴及内裤的清洁,注意经期卫生,不要性紊乱也能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3、勤洗手:饭前饭後,大小便後要洗手。勤洗手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的手段。
4、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霉菌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应该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可以防止霉菌的发生。
5、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保持无菌的生活环境,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保持乾净清爽的床单。
6、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蜂疗抗癌疗法介绍
蜂疗抗癌是一种新的疗法,利用蜂毒,蜂胶及中药材和其制剂杀伤癌细胞和调节机体免疫,从而起到抗癌作用。利用蜂毒、蜂产品抗瘤中医调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扶正固本,调理与治疗相结合,相辅相成,最大程度的减轻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蜂毒贮存在毒囊中,蛰刺时由蛰针排出。 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多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
主要有效成分是蜂毒素、蜂毒神经肽、磷脂酶A、透明质酸酶、多巴胺和组织胺等。其中,蜂毒素是蜜蜂毒的主要成分,约占蜂毒千重的50%。蜂毒素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艾滋病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近年来,有关蜂毒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蜂胶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王浆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抗肿瘤意义广泛。
抗肿瘤作用机制
1、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应用胡蜂毒素对小鼠肿瘤模型( S ) 进行肿瘤杀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现胡蜂毒对小鼠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 蜂毒主要活性成分蜂毒素体外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具杀伤作用,并且l/μmol/L浓度的蜂毒素,阻止肿瘤细胞的增生, 而不抑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克隆率。通常认为蜂毒素使细胞线粒体膜溶解,使细胞的正常呼吸受到抑制,因而肿瘤组织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受到抑制,氧化功能被破坏,导致目肿瘤组织生长抑制。
2、免疫调节作用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树胶),混入蜜蜂口器中腺体的分泌物,再和花粉、蜂蜡加工制成的一种胶状物质,是蜂巢的保护伞。一个5~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100-150克,被誉为“紫色黄金”
蜂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食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也就是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这是蜂胶起到保健作用的重要机制。蜂胶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一方面是通过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最后起到消灭病原体,使病痛痊愈的作用。
1909年,Paulehrlich提出了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肿瘤的主要机制的概念。一般来说,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即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护功能、消除体内“杂质”的自我稳定功能和对自身或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各类变异细胞进行识别和杀灭的免疫监管功能。要实现上述功能,就必须使免疫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一旦平衡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研究表明,蜂毒0.32、063 mg/kg能增加加s肉瘤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染色率,表明具有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的作用。蜂毒0.32mg/kg能增强s肉瘤网状内皮系统(RES对碳粒廓清能力,具有增强RES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用。因此,蜂毒用于抗肿瘤治疗,其机理与增强RE的吞噬功能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关。蜂毒通过增强Thl细胞功能,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起正向调节作用,可能通过Th1类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因此利用蜂毒对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作用,开展蜂毒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肿瘤以及病毒感染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后,又研究了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起着双向调节作用,不管向哪个方向偏离,都呈现出回归正常范围的趋势,而对T淋巴细胞亚群处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影响不大,认为蜂毒是理想的免疫调节剂。
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结果,也与细胞凋亡受阻有关。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eell Death,PCD),是细胞的一种不同于坏死的死亡方式,是细胞由基因控制的一种生理性死亡,同细胞的增殖、分化一样,是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近几年来有关蜂毒及其主要成分蜂毒素抗肿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众多研究发现蜂毒及蜂毒素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蜂毒抑制人肝癌BEL一7402、乳腺癌细胞系MCF一7、T淋巴细胞白血病6T一CEM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Uwang等的研究表明,蜂毒能够诱导人骨肉瘤细胞系MG一63细胞凋亡并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Jang等研究发现,蜂毒通过诱导人肺癌细胞系NCI-H1299细胞调亡抑制COX-2 mRNA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增加Bax蛋白表达、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有关。已有研究发现,蜂毒素能够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凋亡,但因其作用迅速,并不能排除其直接导致细胞坏死。最近的研究表明,蜂毒能够体外抑制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凋亡诱导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ERK和AKt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并与Bcl-2的下调和caspase-3的激活密切相关。
蜂毒抗肿瘤作用
蜂毒素通过激活内源性磷脂酶 D裂解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U937;插入K562细胞的胞膜形成孔道,引起Ca2+内流,通过升高胞内Ca2+浓度使细胞裂解;通过减少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来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对HL60细胞有杀伤作用;对Hela细胞有杀伤作用;诱导神经角质瘤C6细胞HSP27和HSP70的表达;参与抗肿瘤T细胞应答。蜂毒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免疫调节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达到抗肿瘤目的。
蜂毒肽能作用于多种细胞内蛋白及酶类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例如,与细胞内钙调蛋白有很高的亲合力,影响Ca2+转导(Ekatefina et al.,2004);通过提高肌浆Ca2水平而诱导骨骼肌收缩,作用机制:(1)使膜去极化,通过兴奋-收缩偶联过程间接提高Ca2+,并允许细胞外Ca2+沿化学梯度进入胞内;(2)直接作用于二氢吡啶受体激活兴奋-收缩偶联;(3)直接刺激Ca2+释放或阻塞Ca2+吸收;(4)激活信号传导(如PLC)过程(Raynor et a1.,1991;Brokx et a1.,2001)。蜂毒肽能激活细胞脂酶,使细胞大量释放其产物而代谢异常(Koumanov et a1.,2003)。
研究资料显示蜂毒素体外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杀伤作用。并且1μM浓度的蜂毒素,阻止肿瘤细胞的增生,而不抑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克隆率。研究显示:蜂毒素对人体肝癌细胞 株Hep3B、hepG2和BEL-7402细胞24h的Ic值在32/μg/ml左右,而其中肝癌SMMC一7721细胞对蜂毒素较不敏感。两株人正常肝脏组织来源的细胞以Chang Liver较为敏感,而蜂毒 素对正常肝脏组织来源的L-02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揭示蜂毒素可能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较轻。
关 于蜜蜂毒溶血活性肽(melittin)的抗肿瘤效果,近年来国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近年来发现melittin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通过多种细胞通路的作用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本实验体外实验发现8μg/ml以上的melittin对于H22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通过体内实验发现melittin在体内同样对H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肿瘤的存活时间以及抑瘤率(P<0.05),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
直接使用蜂毒素作用于肿瘤细胞,蜂毒素通过多种机制对多种肿瘤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蜂毒素通过激活内源性磷脂酶D裂解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U937l1j;插入K562细胞的胞膜中形成孔道,引起Ca2+内流,通过升高胞内Ca2+浓度使细胞裂解;通过减少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比率,来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对HL-60细胞有杀伤作用;对HeLa细胞有杀伤作用;蜂毒素的作用也受细胞组织学来源的影响。研究发现蜂毒素在lμmol/L浓度时能阻止肿瘤细胞的增生而不抑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克隆率。
将蜂毒素制成免疫毒素 用编码抗体片段(scFv)的基因和编码蜂毒素的寡核苷酸构建成 复合基因(sv Fv-ree1),插入载体pPOW使其在大肠杆菌(TOP-P2)中表达。重组的免疫毒素克服了蜂毒素的非特异毒性,可通过对携有抗原的靶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来杀伤细胞,裂解细胞作用显著大于蜂毒素,该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疗法。
蜜蜂的王浆(royal jelly)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蜂王浆是高蛋白,并含有维生素B类和乙酰胆碱等。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此作用是蜂王浆被大众普遍肯定的作用,它对细胞的修复以及再生具有很强的作用。在蜂王浆中检测出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是抗氧化的主要成分。蜂王浆能抑制癌细胞扩散,使癌细胞发育出现退行性变化,对癌症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肿瘤细胞在体内被称为“乞丐细胞”会不断地向周围组织索要营养,营养不足时,就会发生坏死;王浆中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满足肿瘤细胞的营养需求,使肿瘤细胞处于稳定状态,这时集体的杀伤性细胞可以有效地将肿瘤细胞包围杀灭。
因此,蜂疗抗肿瘤机制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外,抑制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是蜂疗抗肿瘤的另一重要途径。蜂疗抗癌已经成为一类新型治疗方法,对于降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具有显著疗效。
结语
蜂疗抗癌活性是多靶点作用,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的动力。进一步研究蜂产品不同有效成分的毒理,改善分离提纯技术,继续研发具有减毒增效作用的蜂产品新剂型以及通过基因技术对蜂产品进行改造,对其应用于肿瘤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编辑:编辑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