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癌症资讯 >> 正文

今日大寒!大寒话养生

大寒过后迎新年。

大寒,与小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也就开始了。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鸷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结实,孩童们可以尽情在冰面上溜冰。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也是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二、大寒气候特征大寒节气是我国最后的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岁末,各地的人们开始忙着辞旧迎新,扫尘洁物,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

大寒时节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等,而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很多时候也在这个节气中。

大寒养生看这“理”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

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时宜食补和药补相结合,以食补为主。

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

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

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的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虫草补酒等。

此外,也可把药补寓于食补之中,因为很多药物本身就是食材,如枸杞、淮山、百合等,每个人可根据各自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来进补。

由于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

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可适当添加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

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记载:“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两段话说的都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注意养藏神志。

大寒养生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这是人们长期总结的经验,也反映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关注。

五、面面俱到话大寒养生大寒时节,春天开始向人们走来,隐隐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此时应调整好身心状态,养藏好神志。

同时,在起居、运动、饮食方面也应合理安排,以适应新的时节,新的一年。

(一)精神调养:心情舒畅,安心养性俗话说“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

”人的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才能温暖,才能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

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可进行一些适宜的活动、娱乐来放松身心,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肌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起居调养:早睡晚起,御寒保暖中医观点认为,秋冬就得养阴收纳阳气,到了寒冬,更应重视阳气的收藏。

大寒时节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应该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

生活中,还得注意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酷寒隆冬需保养好腿脚,每天入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以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睡眠质量。

同时,还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腹部受寒,引发肠胃疾病。

对于老年人而言,更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

早上应尽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户外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外出时一定要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帽子、围上围巾。

(三)运动调养:适时运动,增强体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

”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

可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

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运动前应做好暖身准备活动,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外套,以免受寒。

(四)饮食调养:保阴潜阳,养心固肾大寒时节,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

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来诊指南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钢大道511号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楼乘车路线:可乘215路公交车或从地铁一号线艾溪湖西乘831路至江中二附医院站下车即到推荐阅读【健康】冬季多发!脑血栓向身体发送的6个信号17种巨毒食品?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实为恶意篡改编造【健康】小心!勿食毒蔬菜!趴着睡压心脏?饭后运动胃下垂?这20个“常识”,只有一条是对的· END ·长按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