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癌症资讯 >> 正文

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篇)

春雷响/ 万物长惊蛰惊蛰(2018年3月5日,阴历正月十八)“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春雷起蛰金·元好问千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

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

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二月的惊雷催醒了沉睡的万物,白鹭舒展着灵性的翅膀,掠过山峦水畔,停泊在姹紫嫣红的春光里。

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初啼燕归来......惊蛰是最生动传神的一个节气,是收藏在春天故事里的动人情节。

天地间繁衍生息的鸟兽,凭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性,翻开二十四节气里的一页页春秋。

青箬笠绿蓑衣的农夫,挥舞着坚实的锄头,锄开脚下历经无数朝代的沃土。

吟春赏景的诗人,用浓淡各异的笔墨,书写着时代里清新婉转的篇章。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是万物苏醒的时节,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习俗在惊蛰前后民间还有一个俗节,就是二月二。

现在大家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包含了人们内心的希望与祈盼。

当春雷响起的时候,人们希望春雷能够把冬眠的龙叫醒,请它飞上天,洒下甘霖,防止春旱。

中国民间在惊蛰之日的民俗也多数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打小人”驱赶霉运,祭白虎化解是非等都是为了祈盼人们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此外,传统上惊蛰有吃梨的习惯,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说法,无论生吃或熟食,于惊蛰日,都是一种寓食于节、健康养生的民俗传承。

惊蛰养生惊蛰的时候适合于清大肠,大肠清干净了,气血升发就会有一个好的环境。

从中医角度讲,五根手指各主不同的脏器,相互补充,才保障了全身气血的顺畅。

如果身体不好的时候,血液里面的毒素就沉积太多,青筋就暴露出来,浮在手上来了。

健康的人手背上面是看不到青筋,青筋是隐藏在里面的。

大拇指对应肺部经络,如果大拇指有青筋浮现出来,表示呼吸系统有问题,肺经不畅,就会容易咳嗽、气喘、生痰。

食指对应肺、大肠经络,如果食指的青筋暴露出来,表示大肠经不畅顺,排泄出了问题,就会便秘或老腹泻。

中指有心包经通过,如果有青筋暴露,就表示心包经有问题,容易出现心慌、胸闷,或者脑供血不足,心包经不顺畅就容易患冠心病,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无名指对应的是三焦经,如果有青筋突出表示容易有肝胆的问题,比方说内分泌紊乱或者肝火太旺。

小指走的是心经和小肠经,如果有青筋突出的话,它反映的是肾的问题,容易出现肾虚尿频、腿肿、四肢无力。

惊蛰节气里面的食疗方,可以用柏子仁10克,核桃仁25克,白芝麻25克,打成粉和大米一起煮粥,将要熟的时候再放一点蜂蜜进去,这样既能够润肠治便秘还能够改善睡眠。

千里莺啼,总是在春风醒转的节气里将生命唤醒。

惊蛰,这个令万物为之苏醒,为之沉吟的节气,它穿越似水的流年,将月光挂在柳叶青青的枝头,将芳菲铺满春意盎然的人间。

——养生方来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责编:小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