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鹤壁市肿瘤医院 >> 正文
别吓自己!如果觉得得了癌症就没救了?那就先弄明白这10个问题
- 更新时间:2020年08月09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每一年中国有近 5 百万人被诊断癌症。
当从医生口中听到癌这个字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震惊,大脑一片空白,虽然心中有无数问题,但却不知道从何问起。
这是很正常的,不用担心。关键是要尽快度过这最初的“空白期”,然后和医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这对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每天都有人问菠萝,到底和医生聊哪些信息最重要,今天就给大家一些建议。对于新诊断患者,思考和询问下面 10 个问题是不错的开始。
1、我的癌症有办法治么?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第一个问题,但又是最难回答,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
不同人的癌症是完全不同的,一定要仔细听医生的讲解,了解治疗目的是治愈还是延长寿命。同时建议了解自己特定癌症类型的生存率数据,复发概率,治疗方式等,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对自己最好的后续决定。
2、肿瘤在什么部位?有转移么?
肿瘤科医生手里有很多治疗工具,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免疫疗法,临床试验等等。
肿瘤的位置和转移情况会决定医生选择的具体方法。
比如,有些部位没法手术,有些部位没法放疗,如果癌细胞转移,则光靠手术不够,而需要系统性疗法,包括化疗,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
3、癌症是几期?
癌症分期的目的是了解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它是依据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状态和分布组织来决定的,通常是从 0 期~4 期。
0 期最早,坏细胞都在局部,几乎 100% 靠手术或放疗就能治愈。而 4 期患者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身体其它组织,因此需要系统性综合治疗等。
4、医生准备用哪些疗法?
现在癌症的治疗已经越来越个性化。多数时候,医生会使用多种疗法进行混合治疗,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记得询问医生具体打算用什么疗法,使用每一种疗法的原因是什么,每种疗法需要多久,频率如何,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有没有减轻副作用的方法,等等。
5、治疗过程中能工作么?
绝大多数疗法对身体都有一定副作用,每个人反应可能差异巨大。很多患者能在治疗过程中继续工作,参与一些娱乐活动,甚至保持锻炼。
癌症治疗通常会让人疲劳,因而需要患者降低工作强度,或活动频率,但大家不应该仅仅因为要治疗,就彻底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生活。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疑难,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肿瘤咨询热线:0311-85666133 微信号zjzx1151591580、QQ号1151591580
6、是否应该改变饮食和锻炼习惯?
要想战胜癌症,必须有健康的饮食,如果可能的话,还最好辅以规律的锻炼。
大家可以问医生,是否有特别推荐的食物或者饮食方式。有些食物能帮助药物起效,有些能帮助降低化疗或放疗副作用。
医生还经常会推荐大家避免一些食物,比如那些高油高脂,不易消化的等。
锻炼也很重要:有证据显示规则运动能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增强免疫系统,降低疼痛感觉等。但请量力而行,避免受伤。
7、需要补充维生素或营养品么?
患者需要足够营养和能量来和癌症作斗争,但医生通常推荐通过丰富的天然食物组合,而不是单一的保健品来补充营养。
有些大剂量保健品甚至可能会加速癌细胞生长,或降低其它抗癌药物的效果,因此一定要谨慎使用。
在使用任何补品,包括中草药/纯天然补品之前,一定要咨询主治医生。
8、除了现代医学方法,值得尝试其它疗法么?
除了手术,化疗,放疗等,很多患者会考虑所谓的“替代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瑜伽,冥想等。
一方面,所有的“替代疗法”都没有被严格的科学临床试验证明有效,因此不能指望单靠它们就来治愈癌症。
另一方面,它们确实经常能带来一些好处,比如降低疼痛,缓解焦虑,改善心情等。
虽不能排除是安慰剂效应,但依然可以考虑作为现代医学的辅助,提高生活质量。
9、我是否应该考虑参加临床试验?
最近抗癌新疗法层出不穷,现在正在进行的癌症临床试验有成千上万。但并非每个人都需要,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
很多情况下,使用目前的标准疗法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如果有条件,尽量了解相关临床试验的优点和缺点是很有价值的。
即使在肿瘤出现耐药或者复发迹象之前,了解后续可能参与的新型疗法,对患者和家属心理也能带来安慰和鼓励。
10、是否需要再找一位医生咨询意见?
这个问题直接问主治医生或许有点尴尬,但由于癌症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越来越复杂,多听取一位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是有价值的。
事实上,欧美越来越多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会咨询多位医生的意见,以获取相对统一的治疗方案。
也有越来越多医生,尤其是自信的医生开始支持患者这样的选择,一方面这能降低患者的猜疑,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自我提高和学习的机会。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 编辑:编辑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