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的大肠癌有家族聚集倾向
-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06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生活上引发大肠癌病因的状况有很多,不注重生活质量、不注意饮食、然而在传播途径上也会患有大肠癌,那么下面就听听专家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吧。了解疾病的产播途径或者说发病的原因,人们才能去更好的预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专家的介绍吧。
1/3的大肠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发病与遗传有关。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郑树教授和袁瑛博士等提出遗传性大肠癌新诊断标准,近日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一般的大肠癌相比,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遗传背景上均有独特的特征。我国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原有的国际诊断标准已难以运用于临床。该项研究是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及卫生部课题《家族性大肠癌分子机制的研究》的延伸。
袁瑛博士等收集了两组63个大肠癌家系,比较研究了他们的遗传特征,从分子角度验证了遗传性大肠癌新诊断标准是合理、可行的。在此基础上,经全国专家讨论,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遗传性大肠癌筛检标准:一个家系中至少有两名大肠癌患者,他们的关系为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并且至少符合以下一条:至少一例大肠癌为多发性;至少一例大肠癌发病早于50岁;家系中至少一人患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或肾盂癌、卵巢癌、肝胆系统癌)。目前该课题成果已在浙医二院肿瘤预防门诊应用。
1、血道转移
大肠癌血道转移相当常见,癌细胞侵入静脉后,由于肠系膜血管向门静脉引流,肝脏转移常见。
2、家族遗传
1/3的大肠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发病与遗传有关,所以家族遗传也是大肠癌的传播途径
3、直接蔓延
大肠是位于人体的腹部,而癌症可能环绕肠壁扩展,也可沿肠腔向上向下浸润,同时向肠壁渗透,并可突出肠壁向肠内浸润。可直接浸润邻近组织、器官和腹壁。升结肠上段的癌可累及十二指肠降部,肝区结肠癌可累及肝脏、胆囊。横结肠可侵及大网膜和胃。直肠癌可侵及膀胱、子宫、前列腺或骶骨。
4、淋巴道转移
大家都知道淋巴癌的危险,那么大肠癌也会有淋巴道转移的可能。大肠癌如侵及粘膜肌层,就有淋巴道转移的危险,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后,就可以随淋巴液引流向上扩散,这也是大肠癌的传播途径。肛管癌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5、种植播散
这种大肠癌的传播途径表现为大肠癌浸润肠壁浆膜层时,癌细胞可脱落于腹腔而发生种植播散,可有血性腹水。
以上专家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肠癌的传播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血道转移、家族遗传、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播散。听到这些可怕的传播途径,希望更多的人关心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因为日常的疏忽导致自己的身体患上疾病。
- 编辑:编辑105
- 上一篇:0.9——肠癌的危险数字
- 下一篇:“80后”应酬多成肠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