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高脂肪食物成大肠癌“祸首”
-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13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了人们去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现象?生活中哪些方面让大肠癌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上升至今天的万分之六,成为继胃癌、肺癌之后的“癌老三”。
引发大肠癌的祸首是经常吃高脂肪食物
我国在世界上虽属此病低发区,但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富含脂肪的食物中,肥瘦均有的猪肉的脂肪含量比大黄鱼高75倍,肥瘦均有的羊肉比虾高4l倍,猪、牛、羊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也多于鱼、鸡、虾。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
年轻人大肠癌表现与中老年人不同
一是多在右侧盲肠和升结肠部位发生癌肿。在中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约有70%的人发生在左侧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处;而青年人的大肠癌大多位于右侧的盲肠或升结肠部位。由于右半侧大肠固定度差,活动度大,肠腔也宽,癌肿的活动度相对也大些,发生梗阻的现象较少。长在左侧的大肠癌,肿块较固定,所以容易发生肠梗阻。
二是多出现剧烈腹痛。青年人患大肠癌后,病情进展较快,癌灶浸润到浆膜层,或病变引起炎症时,易导致肠道发生痉挛,而引起剧烈的腹痛。中老年的脏器因老化退化,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出现的腹痛较轻或隐隐作痛。
三是多为黏液血便。血便是大肠癌患者最常见症状,中老年人的大肠癌因多为左侧,癌肿出血后肉眼可看到排出的新鲜血便。青年人大肠癌多在右侧,因为粪便在右半侧的结肠内尚未完全成形,所以出血后常与大便混合。有的患者还发生明显贫血。
四是多为浸润型癌肿。青年人的大肠癌以浸润型癌肿居多,癌细胞分化程度差,浸润能力强。更容易向周围或深层组织扩散,预后不良,其5年存活率仅及中老年大肠癌患者的1/4。
注重保健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途径
1.放宽心胸、抵御癌魔。许多年轻人因为压力,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极易造成心理疲劳,烦躁抑郁,极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要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绪,理智地对待各种刺激,心理平衡,机体免疫功能自然增强。
2.生活规律,保证睡眠。不管再忙,也要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这样可使体内生物钟正常地运转,大脑神经兴奋与抑制、激素的分泌等生命节律和谐平衡,无形之中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正常细胞在裂变过程中之所以突变为癌细胞,大多是在夜晚中进行的,而高质量的睡眠使体内各种免疫物质的分泌量增加,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起到防癌作用。
3.科学锻炼,防癌良药。研究表明,人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时,情绪愉悦可使体内产生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物质,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体内会因运动而分泌增加干扰素,以发挥抗病毒作用;运动可促进代谢旺盛,体内维生素A、C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清除过多自由基,保护免疫系统免遭伤害。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4.饮食合理,多粗少细。我国大肠癌流行调查显示,凡吃粗粮多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高。美国饮食、营养及癌症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而合理的膳食对大部分癌症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全谷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症均有预防效果。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引发大肠癌的祸首是经常吃高脂肪食物,年轻人大肠癌表现与中老年人不同,注重保健是预防大肠癌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这几方面的认识,预防大肠癌的发病。
- 编辑:编辑105
- 上一篇:肠癌晚期患者还能“走”多远
- 下一篇:大肠癌 手术切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