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胃部肿瘤 >> 正文

胃癌到底能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胃癌会遗传给下一代吗?有消息说:癌症能遗传。这是真的吗?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胃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到底胃癌能遗传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胃位于人体上腹部,呈“J”字形,是食物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癌可以在胃的任何部位产生,发展过程可能经过很多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因此早期胃癌很难发现。事实上,我国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诊断。

我国胃癌死亡率为25.2/10万(男性:32.8/10 万,女性:17.0/10 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男性是女性的1.9倍)。中国胃癌的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全国抽样调查263个点,胃癌调整死亡率在2.5~153.0 /10万之间,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为15.3/10 万和24.4/10万,后者是前者的1.6倍。

胃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是腺癌,其他类型的胃癌有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类癌、小细胞癌等,后几种类型较少见,不同类型胃癌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别。“我国青年人胃癌的发生,除与不良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遗传有一定相关性。”在近日完成的一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基金课题研究中得出的。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胃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青年人所患胃癌的临床症状欠典型,特别是青年人对胃癌认识不足,早期就诊率不高,从而造成较多的误诊和漏诊。

为分析和掌握青年人群胃癌的发病情况,研究人员对1983—2003年被该院确诊为胃癌的1839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检索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患者中,45岁以下(17—45岁)者有247人,占患者总数的13.43%。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15例,其平均年龄为41.5岁。按照1998年汉城国际遗传会议制定的遗传标准,对这247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该标准包括:家族中至少有3人患相同疾病,其中一人为另两人的直系亲属;至少连续两代人患病;家族中的患者至少有1人于45岁之前被确诊;至少满足以上标准中的两项标准。从上述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完整遗传资料者189例,其中,具有家族遗传疾病背景者39例;符合遗传性胃癌者16例。两项相加共55例,占具有完整遗传资料者总数的29.1%。

为研究青年人胃癌的发生与其他年龄段遗传病发生的差异,研究人员将青年人胃癌组与中老年人胃癌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在中老年人胃癌组具有完整遗传资料的1454例患者中,符合遗传背景或遗传性胃癌者有90例,占该组总数的0.6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青年人胃癌的发病不仅与家族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而且其胃癌遗传发病率高于中老年人。此外,在胃癌病理分型研究中还发现,青年人的胃癌存在另一个特点,即多为低分化腺癌、黏液细胞癌及未分化癌。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