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肝部肿瘤 >> 正文

肝癌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最多,男女之比为2~5∶1。由于肝癌并发症多,治疗起来效果不佳,因此患者要特别注意,肝癌可导致以下几种并发症。

肝癌常见的并发症:

1、肝癌结节破裂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9%-22.6%,发病较急,病情凶险,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肿瘤直接侵犯,使静脉流出通道梗阻,引起静脉高压,从而引起出血和破裂。总地来说,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肝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因而导致肿瘤相对供血不足,以致出现中心缺血、坏死及液化。若此时肿块体积增大过快,而肿瘤被膜不能伸展,则可导致肿瘤表面溃破,引起出血;肝癌缺血、坏死并继发感染,亦可导致破裂出血;肿瘤直接侵犯肝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门静脉被癌栓栓塞后,表浅的肿瘤周边部分出现营养障碍性坏死。

溃破,亦可导致出血。肿瘤位于肝隔面的表浅位置时,易受外力冲击,肿瘤包膜菲薄与癌组织极脆弱也是构成破裂出血的原因。

2、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癌死亡最主要原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

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为:80%以上的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导致门静脉高加剧;当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时,可压迫门静脉主干,也可使门静脉压升高。

②凝血机制障碍。肝癌患者由于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会发生障碍。此外,癌栓进人血液后,很容易引起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消化道出血。

③胃肠黏膜糜烂。肝癌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常造成胃肠道淤血、动膜水肿糜烂,引起出血。

3、血性胸腹水

肝癌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严重,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加上门静脉高压常可导致腹水;当肿瘤细胞种植到腹膜时,亦可产生腹水,此时腹水多为血性;靠近横膈的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时,亦可使腹水变为血性;靠近横隔的肝癌直接浸润横陷及胸膜,可引起血性胸水;肿瘤转移至胸膜,亦可引起血性胸水。

4、肝肾综合征

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肝硬化在肝功能失代偿时,常会突然或逐渐发生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而此时肾脏并无器质性病变,称此为肝肾综合征(或肝性肾功能衰竭,HRS人此类患者大多数有进行性加深的黄疸、肝脾肿大、低蛋白血症及顽固性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疾病末期的特点是深昏迷、严重少尿和血压进行性下降。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患者起病时肾并无器质性病变,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很可能是肾血管持续收缩的结果。有研究认为,肝功能不全引起的肾血管收缩是导致肝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环节,。肝癌患者一旦出现肝肾综合征,其愈后不佳。

5、感染及癌性发热

肝癌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常可出现感染。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肠道、胆系及腹腔。感染的症状因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如呼吸道感染,则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发热;肠道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腔感染可有腹痛、发热。感染主要由细菌所致,真菌感染也不少见。癌性发热在肝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多为持续低度到中度的发热。

癌性发热的主要原因是肝癌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对癌性发热要与感染所致的发热相鉴别,前者抗菌治疗无效且除发热外并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患者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良好。

所以,减缓肝癌并发症的发生是肝癌患者抵抗病魔的必要措施,这对于肝癌的康复治疗非常关键,患者朋友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在医生的指导下全面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