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滨州市肿瘤医院 >> 正文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介绍

【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成黑色素细胞,多发生在交界痣或黑色素斑的基础上。口腔内的粘膜黑斑约有30%可发生恶变。

痣及色素斑常为前驱病灶,凡发生迅速长大、色素增多、卫星结节、基底浸润、溃疡及疼痛等均应怀疑有恶变,尤其是局域淋巴结突然增大。

口腔内好发部位为腭部、牙龈及颊粘膜;肿瘤呈蓝黑色,扁平状或稍突起的肿块,迅速向四周扩散,并浸润至粘膜下及骨组织内。约70%早期转移至局部淋巴结。40%可出现远处转移。

本要根据色素表现及临床症状确诊,不宜行活组织检查。转移性淋巴结亦不做吸取活检。必要时可行病灶冷冻活检,并一期完成治疗。

【治疗】

原发灶可选用冷冻治疗。或行手术治疗,其切除范围应较一般恶性肿瘤更广泛,并同时行选择性或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

术后配合化疗,其化疗方案为:

1.达卡巴嗪,每日400mg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5d为一疗程。

2.羟基脲,1g,口服每日2次。

3.洛莫司汀,13mg/m2,顿服;间隔 6周后可重复治疗。

BDV方案[卡莫司汀(B),达卡巴嗪(D),长春新碱(v)]。

免疫治疗:应用卡介苗、干扰素。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完成后,均应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l年、2年、3年至5年进行定期随访。

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如果有需要欢迎点击我站的其他文章内容,祝您健康幸福!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