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肿瘤医院的老中医为大家介绍几副治疗大肠癌的药方
- 更新时间:2016年04月19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石家庄肿瘤医院的老中医为大家介绍几副治疗大肠癌的药方,大肠癌治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赖中医治疗的方法了。所以下面石家庄肿瘤医院的专家就为大家来介绍几副中医药方治疗大肠癌的方法,希望大家注意!
方1:红藤马莲汤
【方药】红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30 g,孩儿茶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10g。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疗疮、消痈散结。
【适应症】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用法】服药后有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满、纳差,可改用一次药汁分两次服,即可减去胃满反应。
方2
【方药】槐角、银花各12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藤梨根、土茯苓各30g,猫人参60g,无花果15g,侧柏叶、苦参、生地各9g。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便血,大便变细,有粘液及脓血,腹痛恶心,胃纳不振,口燥而苦,苔白腻,舌质暗紫,证属湿邪下注,瘀毒郁结肠道者。
【功能】解毒利湿,祛瘀通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
方3
【方药】太子参12g,姜半夏、当归各6g,炒白术、茯苓、苦参各9g,生苡仁、藤梨根各30g,无花果15g,猫人参60g。
【功能】养阴补血,健脾益寿。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手术损伤气血,脾胃虚弱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方5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6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7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穴位定向用药抗癌疗法就是根据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定向取穴给药,具有靶向性,针对性强,无毒副作用、用法方便等特点。通过穴位定向给药达到快速止咳、化痰、退热、止痛、消瘤,疗效神奇独特,是肿瘤患者的首选抗癌疗法之一。
穴 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是根据生物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技术,在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抗癌特 殊疗法。成功的把药物定向导入病变部位,因而该疗法具有定向药物导入和靶向治疗的多重功能,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更能到达人体组织的 深部,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靶向作用于患者病灶。
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的优势有下列五个方面:
A.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疗程短、见效快,是早、中、晚期病人的理想治疗方法。
B.手术后患者采用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可杀死残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
C.放、化疗中服用,能显著增强放化疗疗效,消除恶心、呕吐、脱发和白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
D.全身状况差,不能或不愿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E.康复期的病人用穴位定向给药抗癌疗法可迅速增强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防止肿瘤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消除病人后顾之忧。
好了,这就是我们石家庄肿瘤医院的专家对“石家庄肿瘤医院的老中医为大家介绍几副治疗大肠癌的药方”的所有介绍,期望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也欢迎您查看我院的其他精彩实用的内容。祝您早日康复!
- 编辑:编辑105
- 上一篇:大肠癌有哪些发病因素哩?
- 下一篇:大肠癌浸润及转移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