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保守治疗,观察等待或者主动监测?
- 更新时间:2017年08月29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目前,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采用保守治疗策略。然而,尚没有对何种随访为最佳随访策略达成共识。因此,研究者欲从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两个方面比较观察等待和主动监测两种随访策略带来的差异。
研究者为50岁以后诊断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并选择保守治疗(观察等待或主动监测)的美国男性创建了一个马尔可夫模型,对他们使用不同的监测方式(每3-6月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每1-5年前列腺活检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结果是生命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次要结果包括根治性治疗、转移和前列腺癌死亡。
与观察等待相比,所有的主动监测策略都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命年。主动监测和观察等待相比,前列腺癌死亡的终生风险为5.42% vs 6.40%,前列腺癌转移的终生风险为8.72% vs 10.30%。
除了确诊时年龄>65岁的队列和出现治疗相关的长期并发症两种情况之外,主动监测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
依患者是否重视短期利益胜过长期利益(时间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的首选治疗策略,不同的主动监测策略中分别有30-41%的患者在10年内选择行根治性治疗。延长活检间隔1-5后,患者的生命年略有减少,有0.26的QALYs差异。
相比观察等待,主动监测更多的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尤其是对那些具有较高风险特征的男性患者。但是,这类患者中的大部分最终还是接受了治疗,由此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抵消了主动监测带来的收益。
- 编辑:编辑105
健康直通车Health 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