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肿瘤医院>> 肾肿瘤 >> 正文

肾癌在治疗时现有的各种问题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恶性肿瘤登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肾癌发病率为3.35/10万,死亡率为1.12/10万,【1】其中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比例约为2:1。【2】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的肾癌治疗药物已有数种,其中大部分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通过抑制新生血管,使得肿瘤缩小,所以许多制药企业据此研发、生产,上市了众多靶向药物。

由此带来的后果,医生虽然可选择的药物多了,但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治疗中既要考虑到疗效,也要考虑到安全性,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考量后进行决策。也就是说,不仅要实现“生存”,还要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一方面要根据病人个体化情况,如预后评分、病灶转移情况、心脏、肝、骨髓的身体基本情况等,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该靶向药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做决断,但最终目的还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因对放、化疗不敏感,又错失了手术机会,晚期肾癌患者主要靠靶向治疗。但是服药期间患者很辛苦,常面临疲乏、皮疹、四肢疼痛、血液毒性变化等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需要多次往返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举个例子,手足皮肤反应是靶向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肤触痛以及红斑、水疱、过度角化、皮肤干裂和硬结下大水疱等一系列症状。

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医生会根据病情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采取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以及对症处理等。

不良反应小,获得医生推荐

在肾癌领域中一项创新的PISCES研究,为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开了一剂“良方”,该研究显示:61%参与本研究的医生偏好使用培唑帕尼,70%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愿意使用培唑帕尼作为基础治疗或首选治疗方案,原因是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PISCES【3】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交叉研究,是评估患者对靶向药物选择倾向。

在另一项COMPARZ【4】研究中对中国人群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比总体人群,中国人群在使用培唑帕尼后,腹泻、肝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口炎、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可以更舒服地接受治疗。COMPARZ研究则体现了合适的治疗是对患者综合获益的思考。

这种药被多个指南推荐一线治疗

在肿瘤圈大名鼎鼎的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治疗指南、EAU(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治疗指南,ESMO(欧洲肿瘤医学学会)、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都推荐培唑帕尼作为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依据同样是晚期肾癌最大的临床研究结果(COMPARZ):缩瘤率显著优于舒尼替尼、对未经治疗的患者亚组无进展生存期达11.1个月,患者很少发生疲劳等不良反应。

除了治疗,定期复查、随访也必不可少

如果说靶向药物是治疗肾癌的“矛”,那么,定期复查和随访就是保护治疗效果的“盾”。对于肾癌患者不管是手术后,还是处在靶向治疗期间,都要坚持定期复查和随访。通常在接受治疗的第一年里,复査比较频繁,以后可逐渐延长复査时间,具体应根据病情而定。

在定期检查中,医生会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检查疾病进展程度。对于靶向药物常见的几种不良反应,医生也会给出应对技巧。比如,出现皮疹或是皮肤瘙痒建议使用性质温和、不含酒精的肥皂或清洁用品,使用温水代替热水洗澡;出现口腔炎症可多喝水,吮吸冰块或调味棒冰;使用双氯芬酸漱口液漱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