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发病机制
-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13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让很多疾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例如,结肠癌,结肠癌的发病不但影响我们的健康,间接地也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结肠癌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以下给出了介绍。
目前,人们已逐渐接受这种观点,即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
1、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2、大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基本一致。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3、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大肠腺瘤、环境因素有关,在知道这些之后我们应该有所注意,在遗传因素上要观察自己身体异常情况,及时治疗,环境因素要注意饮食习惯,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肠道。
- 编辑:编辑105
- 上一篇:结肠癌患者怎样才能吃的好
- 下一篇:结肠癌的诊断以及辅助检查
健康直通车Health 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