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五脏养生的要诀!
-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08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人的生命以五脏为主体,协调脏腑的功能。
是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
1戒怒 — 养肝第一要务肝喜条达,有疏泄功能,能调畅人体气机。
“怒易伤肝”。
因为忿怒可阻塞气机而不舒,使其疏泄条达功能失调。
肝病易出现“薄厥”(相当与中风)等病,多与爱生气,易激怒有关。
书云 大怒伤肝,血不荣于筋而气激矣。
气激上逆,呕血、飧泄、目暗,使人薄厥。
《名医叙论》曰 世人不终善寿,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乏肌肉,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摧残身心非浅也。
陶渊明诗曰 怒气剧炎火,焚和徒自伤。
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2寡欲 — 养心之道“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然,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以养心之法也。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指出了“神明”在思维,调节行为和统帅全身生理活动等中的特殊机能,而这些都是由“心”所主。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人有“七情六欲”,欲望过大,好高骛远,心神必然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忧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至催人衰老,减短寿命。
欲使养心,就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节食 — 保养脾胃良方平素如何保养脾胃? “欲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
因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故宜‘常令欲少’,少吃禽兽肉,茹素则心清而肠胃厚。
”4养气 — 养肺要旨肺主统帅一身之气,而“七情之客,皆气主之”,所谓调节七情以养气就可直接养肺。
此外,慎言语,节饮食,也可以防止肺气耗伤。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人体一身之气皆归属于肺,受肺之统领,凡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皆需要通过肺的呼吸得以敷布 而人体中各脏腑功能活动之气及经络、营卫之气,皆赖肺的调节而实现其升降出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
可见,肺为气之主宰。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中说 “诸气者,皆属于肺。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精神活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调节七情以养气,就可直接对肺腑保养。
因为情志的种类与五行、五脏相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 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病及肺,心气不足,则血运无力,从而导致肺之气血不畅。
脾病及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的津气依靠脾运化生成水谷精微提供。
如果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常引起肺气不足。
肝病及肺,肝的疏泄失常,可影响肺气的肃降,使肺气痹阻。
肝病累及于肺,导致肺之功能失常。
肾病及肺,肾阳不足时,气化不行,水液泛滥,亦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由此可见,情志所对脏腑的影响,都可波及到肺,使其功能受到不同的影响。
调节七情对于五脏功能都有良好作用,也是直接对肺脏的保养。
慎言语,可以防止肺气耗伤。
节饮食,尤其是少食肥甘厚味 可防止胃肠炽热,不使痰火胶结于肺,使其肺络免于阻闭,都利于养气利肺。
5惜精 — 养肾之要“肾藏精之理,主张寡情欲,节房事”。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肾精的盈亏,决定人的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人们常说“未老先衰”,就是因为肾虚之故。
明代着名医家张景岳说 “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
故欲长寿,须补肾。
”随缘转发,功德无量!图文来自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
- 编辑:录入编辑
- 上一篇:养生不能过度!
- 下一篇:不同的人群,如何正确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