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例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晚期在宁完成 垂死癌妇竟然活了
- 更新时间:2017年06月18日
- 来源:石家庄肿瘤医院

- 最伤脾的几件事,第一件你就…
- 立秋了,先别瞎忙养生了,这…
- 都是抗癌,任正非赢了两次,…
- 熬夜=慢性自杀!想降低伤害…
- 长期熬夜者DNA损伤多,癌症…
- 发现肺部结节,大家记住一句…
- 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的水果,…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到底怎么做和…
- 大暑三养:养身、养心、养生
亚洲首例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晚期在宁完成 垂死癌妇活了
南报网讯 (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柳辉艳)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位置特殊的癌症,发现就是晚期,而即便是做了肝移植,患者仍然活不过几个月。然而日前,鼓楼医院采取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式,将一位患癌女性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据悉,这在亚洲还是首例。
今年53岁的吴某来自沭阳农村,今年过年时,家人发现她脸色发黄,当时没有特别重视。后来症状逐渐加重,自觉全身乏力,食欲明显下降,全身蜡黄如草纸。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且已丧失最佳手术时机。医生委婉告诉家人,预计生存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吴某来到南京市鼓楼医院就诊。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恶性肿瘤,这种癌症特别难发现,患者就诊时多已是晚期。”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说,对于这种晚期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欧美一些大型医学中心曾试图运用肝移植治疗,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换肝,患者的生存率都没有明显提高,平均只有几个月。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梅奥诊所为首的少数大型医学中心尝试运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肝移植”方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83%左右。但这种治疗方法极为复杂,亚洲还没有国家做过。
在吴某本人及家属的强烈要求下,丁义涛决定尝试这一国际最新技术。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治疗开始前,丁义涛亲自组织普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多名专家进行了数轮讨论,制订了详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该院顾劲扬博士介绍,患者3月14日入院后,首先通过检查排除淋巴结转移等肝移植禁忌症,然后由消化科主任邹晓平用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现场病理刷片,确诊为胆管癌无误,同时放置体外引流管,减少体内黄疸。
接着,核医学科专家在患者体内装置了一枚“微型核弹”:这是一种可携带碘125放射性粒子的胆管支架,把它植入患者病变的胆管内,可以从体内照射杀死癌细胞。这种“微型核弹”直径只有0.8毫米,它在胆管癌治疗中使用也是亚洲首次。
随后,肿瘤科主任刘宝瑞结合患者病情,又制定了大剂量、高强度的体外放化疗方案。由于患者身体机能很差,加上放化疗副反应,治疗期间出现了胆管炎、肝脓肿、胆外瘘等多种合并症,但经专家团队及时处理和精心治疗,每一次都化险为夷。经过前后3个多月的积极治疗,患者肝门部肿瘤在术前得到了有效控制,为肝移植争取了宝贵时间,而且超大剂量的放化疗也“摧毁”了肝脏周围的潜在转移灶,极大降低了肝移植手术后的肿瘤复发可能。
7月26日,终于等到一个与患者配型吻合的肝源。鼓楼医院立即安排,由丁义涛和普外科吴亚夫、吴星宇、顾劲扬3位专家组成手术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手术中发现,癌组织已明显局部坏死,表示之前的放化疗非常有效。肝移植后,经过一个多月治疗,患者现在各项指标正常,昨天正式出院。
- 编辑:编辑105
- 上一篇:胆囊癌常识:胆囊癌可威胁患者的生命
- 下一篇:中晚期胆囊癌治疗的策略